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和记娱乐手机版下载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和记娱乐手机版下载

荐读 | 领导干部该知道的应急法律知识

发布时间:2020-03-08 点击量:

新时代领导干部法治连线

 

  在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抗战”已看到曙光,但尚未最终胜利的今天,领导干部补充学习一些有关应急法律方面的知识,以提高依法抗击新冠肺炎的能力和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什么是应急法律体系?它由哪些法律构成?

  我国的应急法律体系,是指用以规范国家应急处置行为的法律规范体系。它由下列法律法规组成和体现。

  一是宪法。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它一方面可以作为应急法律的立法依据,另一方面,本身也对某些应急状态及对应急状态的响应作出了规定。

  二是应急法律法规规章等。它包括综合性法规,也包括专业性法规。现行的应急法律有:《突发事件应对法》《戒严法》等;法规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

  三是专业性法规。这些法规既可用于平时状态,也可用于应急状态。如:《传染病防治法》《国境卫生检疫法》《动物防疫法》《食品安全法》《安全生产法》《网络安全法》《消防法》等。

  四是配套性法规。所谓配套,是指这些法规往往可以作为对违反应急管理当事人行为采取执法措施和追究法律责任的依据。如:《人民警察法》《出境入境管理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

  需要说明的是,有关政府及部门和有关专业机构(如医疗防控机构等),在应急状态下所采取的应急措施或者临时措施,不适用《行政强制法》。该法第3条第2款规定:“发生或者即将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或者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行政机关采取应急措施或者临时措施,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什么是突发事件?它分为几个等级?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3条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它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上述等级划分,如果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

  什么是应急状态?我国有哪几种应急状态?

  应急状态是指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引发全国或一定范围内的混乱和危害,使得国家和政府部门必须紧急应对处置的状态。

  应急状态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上理解和掌握。从狭义上说,应急状态仅仅是指有关部门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对突发事件进行确认和应对处置的状态。但广义上的应急状态,则包括三种:一是应急状态;二是紧急状态;三是战争状态。

  什么是应急响应?法律设定了哪几种响应机制?

  根据我国现行应急法律体系,针对应急状态、紧急状态和战争状态的应急响应机制有应急处置、戒严、动员三种模式。

  应急处置。应急处置,是指在应急状态下,有关国家机关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相应法律法规规章(如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同时适用《传染病防治法》;在事故灾难中同时适用《安全生产法》等)采取应急措施的响应机制。它依次或同步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发布预警。二是确认和宣布应急状态并启动应急预案。三是成立统一的指挥部。四是采取各项应急措施。

  以上所讲的是指在“应急状态”(狭义)下的响应机制。至于“紧急状态”下的响应机制,因目前没有统一的紧急状态法而没有统一规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第69条第2款规定:“紧急状态期间采取的非常措施,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执行或者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另行规定。”这就说明,《突发事件应对法》所规定的应对措施不适用紧急状态,只适用应急状态(狭义)。紧急状态下的应对措施应当远远严于应急状态(狭义)下的措施。

  戒严。戒严,也称警戒,是指在发生严重危及国家的统一、安全或者社会公共安全的动乱、暴乱或者严重骚乱,不采取非常措施不足以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紧急状态时,国家依法所采取的一种紧急措施。

  动员。动员,是指为使国家武装力量从平时状态迅速转入战时状态并对用于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统一指挥,使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一律服从战争状态的命令行为。动员可分为全国总动员和局部动员两种。动员通过发布“动员令”来体现。动员令是针对战争状态的一种响应机制,所以也称“战时动员令”。(胡建淼专家工作室供稿)


网站地图